5月24日20時45分左右,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花園新村小區182—183號兩層半居民樓,因瓶裝液化氣泄漏引發爆炸造成坍塌,致1人遇難、2人重傷、3人輕傷。
▲24日晚,消防員在事故現場進行救援,圖片來源:新華網
深夜救援 牽動人心
從網上流傳的現場圖片來看,所處街道疑似因爆炸產生的碎片散落四處,部分房屋也出現了塌陷的情況,一旁的商鋪都有不同程度受損。
據紅星新聞報道,爆炸事故發生點周邊商戶李先生表示,當時爆炸時間是晚上8點多,他正在店內工作,距爆炸點100米左右,“有感受到震動,比較明顯,好像是花園街上小吃店發生了爆炸,整個都塌掉了?!北ǖ赇亴γ鎺酌缀徒稚现苓呉彩巧啼?,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目前路被封控,消防也都來了?!?/p>
事發后,消防、應急、公安、衛健等救援力量接警及時趕到救援。
5月25日凌晨,現場被困人員救援結束,事故造成1人遇難、2人重傷、3人輕傷,事故具體原因正在調查當中。
翻看以往新聞報道,居民區燃氣爆炸事故發生頻繁,且每次均有不同程度的傷亡,教訓慘痛。
2022年5月18日,河北邯鄲邯山區羅城頭二號院32號樓發生火災,此次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輕傷,此次事故與居民家中天然氣泄漏有關;
2021年10月21日,沈陽市和平區太原街南七馬路路口發生燃氣爆燃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重傷,44人輕傷;
2021年9月11日,大連市普蘭店區一住戶家中液化氣罐泄漏并引發爆炸,事故致8人死亡,5人受傷;
2021年8月17日,河北保定高陽縣錦華街道岳家佐村發生一起天然氣泄漏爆燃事件,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
2021年7月12日,上海一居民樓液化氣鋼瓶泄漏引發爆炸,造成2死4傷;
2021年6月13日,湖北十堰市張灣區艷湖小區燃氣爆炸事故,致25人死亡138人受傷;
2021年4月14日,浙江臺州臨海市廣文路一家早餐店發生燃氣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
2021年2月11日,青島一住戶家發生疑似燃氣爆燃,造成2人死亡。
從歷次官方通報信息來看,燃氣爆炸事故原因也不盡相同??傮w看來,事故原因以使用者操作不當、管道老化、設備損毀、設備質量不達標這幾種為主。
提高警惕 防微杜漸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城鎮燃氣的使用普及率已達到97.87%,用氣人口超過6.67億人。2021年燃氣事故新聞401起,相關傷亡情況為:造成76人死亡、507人受傷。401起事故中,室內燃氣事故新聞205起,室外燃氣事故新聞196起,全年每月平均事故新聞數量約33起。
上文提到的幾大原因中,管道老化、設備損毀是最為主要的誘因。2021年6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艷湖社區集貿市場發生燃氣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傷,其中重傷37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395.41萬元。經調查確認事故發生原因是天然氣中壓鋼管嚴重腐蝕導致破裂,泄漏的天然氣在集貿市場涉事故建筑物下方河道內密閉空間聚集,遇餐飲商戶排油煙管道排出的火星發生爆炸。
究其根本,在于我國燃氣管道大多是20年前建造,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加之當時的建設標準較低,后來又受日常維護、保養、更新不及時等因素影響,為近年來的燃氣安全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針對近幾年的事故頻發,燃氣泄漏爆炸等安全風險隱患日益凸顯,重特大事故在地區和行業間呈現波動反彈態勢,居民區多次發生燃氣事故傷亡教訓慘痛,《“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應時公布,就燃氣安全作出一系列指導規范。
今年2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蘇潔在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一是要加大投入,改造老舊管道,目前應急管理部正在支持配合發改委和住建部,對“十四五”期間燃氣的老舊管道進行更新改造,現在初步的數據是10萬公里左右。二是加強對燃氣等城市生命線的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特別是要督促餐飲等行業生產經營單位,要讓所有單位在“十四五”期間力爭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同時,也指導全國重點城市加快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的建設,使各地對燃氣以及相關各類城市生命線的風險能夠做到“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三要加大安全宣傳教育。
《“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同時還提出要壓實應急管理責任。其中包括強化地方屬地責任。例如,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應急管理責任制;將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納入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另外,還要明確部門監管責任、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和嚴格責任追究。
這份規劃對我國現存的家用天然氣安全隱患逐一做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天然氣走進千家萬戶,它給我們帶來生活上更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考驗。